产品搜索
销售服务热线:400-9280-163 1560-1403-222
  • 产品展示
  • 主导产品
  • 全国销售热线:400-9280-163
    电话:86 0517-86917118
    传真:86 0517-86899586
    销售经理:1560-1403-222 (丁经理)
              139-1518-1149 (袁经理)
    业务QQ:2942808253 / 762657048
    网址:https://www.harzkj.com

      公司资质   合作案例
     产品说明书下载专区
    磁翻板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液位变送器说明书选型
    浮球式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投入式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雷达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射频导纳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重锤式料位计说明书选型
    电容式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浮标液位计说明书选型
    浮球液位开关说明书选型
    电磁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超声波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涡轮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涡街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金属管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V锥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孔板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楔形流量计说明书选型

    国务院发文重点加强应急监测预警

    发表时间:2015-01-05   点击次数:608  技术支持:1560-1403-222
    日前,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就是加强监测预警,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应急产品检测能力。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发展缓慢等问题。发展应急产业一举数得。
     
    重点方向:监测预警
     
    “意见”强调,在地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方面和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海洋环境污染、重污染天气、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灾难方面以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等公共卫生方面,还包括在城市安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社会安全方面,要围绕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
     
    政策措施: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在现有的国家和社会检测资源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应急产业运行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应急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应急产品的违法行为,提升应急产品检测能力。
     
    总的来说,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应急产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包含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交通、环境、农产品、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应急产品的检测能力。然而伴随着第三方检测市场在国内迅猛发展,国家层面的政策相继出台,相信未来应急产业领域的第三方检测市场也将迅速发展。
     
    附“意见”原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4〕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兴起并不断发展,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发展缓慢等问题。发展应急产业一举数得。为加快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应急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应急产业是提高公共安全基础水平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突发事件易发频发,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发展应急产业能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应急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应急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加快发展应急产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扩大社会就业。
     
    (三)发展应急产业是提升应急技术装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情况复杂,对应急技术装备的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加苛刻。我国应急产业起步晚,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部分关键技术产品依赖进口。加快发展应急产业将带动相关行业领域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国内技术和理念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我国应急技术装备在国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能力,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贡献。
     
    (五)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激励,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用改革的办法调动市场主体发展应急产业的积极性。
     
    创新驱动,需求牵引。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共性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快缩小与国内水平的差距,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培育市场需求,推进应急产品在重点领域应用,形成对应急产业发展的有力拉动。
     
    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健全应急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适应我国公共安全需要的应急产品体系,推行应急救援、综合应急服务等市场化新型应急服务业态,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对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保障能力。
     
    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把社会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研发应急产品,储备生产能力,完善应急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六)发展目标。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内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形成若干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重点方向
     
    (七)监测预警。围绕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在自然灾害方面,发展地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病虫草鼠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预警设备;在事故灾难方面,发展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海洋环境污染、重污染天气、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监测预警装备;在公共卫生方面,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等应急检测装备,流行病监测、诊断试剂和装备;在社会安全方面,发展城市安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监测预警产品。同时,发展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及设备等。
     
    (八)预防防护。围绕提高个体和重要设施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发展预防防护类应急产品。在个体防护方面,发展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避险、特殊工种保护、家用应急防护等产品;在设备设施防护方面,发展社会公共安全防范、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重要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等设备。
     
    (九)处置救援。围绕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性,重点发展处置救援类应急产品。在现场保障方面,发展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应急通信、应急指挥、应急电源、应急后勤保障等产品;在生命救护方面,发展生命搜索与营救、医疗应急救治、卫生应急保障等产品;在抢险救援方面,发展消防、建(构)筑物废墟救援、矿难救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工程抢险、海上溢油应急、道路应急抢通、航空应急救援、水上应急救援、核事故处置、特种设备事故救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疫情疫病检疫处理、反恐防爆处置等产品。
     
    (十)应急服务。围绕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新应急服务业态。在事前预防方面,发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消防安全、安防工程、应急管理市场咨询等应急服务;在社会化救援方面,发展紧急医疗救援、交通救援、应急物流、工程抢险、安全生产、航空救援、海洋生态损害应急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应急服务;在其他应急服务方面,发展灾害保险、北斗导航应急服务等。
     
    四、主要任务
     
    (十一)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对应急产业相关科技工作进行支持,推动应急产业领域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应急产业重点方向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充分利用军工技术优势发展应急产业,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十二)优化产业结构。坚持需求牵引,采用目录、清单等形式明确应急产品和服务发展方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适用、安全、可靠的应急产品和服务。适应突发事件应对需要,推进应急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引导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应急服务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提供应急服务,支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服务机构发展,推动应急服务**化、市场化和规模化。
     
    (十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加强规划布局、指导和服务,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应急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依托国家储备和优势企业现有能力和资源,形成一批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基地。根据区域突发事件特点和产业发展情况,建设一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区域性应急产业链,引领国家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应急产品生产制造和应急服务发展。
     
    (十四)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经营等方式进入应急产业领域,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应急产业优势企业带头作用,培育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应急产业领域中小微企业,促进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十五)推广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加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风险意识宣传教育,推动消费观念转变,激发单位、家庭、个人在逃生、避险、防护、自救互救等方面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完善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场所、高层建筑、学校、公共场所、应急避难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完善各类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的装备配备标准,推动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健全应急产品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管理制度,建设应急产品和生产能力储备综合信息平台,带动应急产品应用。加强应急仓储、中转、配送设施建设,提高应急产品物流效率。利用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重大应急创新产品*次应用。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相结合,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加快推行巨灾保险。
     
    (十六)加强国内交流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应急技术和服务理念,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引进更多应急产业创新成果在我国实现产业化。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鼓励企业以高端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内市场。鼓励国内应急技术装备进口。引导外资投向应急产业有关领域,国家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组织开展展览、双边或国内论坛及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充分利用相关平台交流推介应急产品和服务。
     
    五、政策措施
     
    (十七)完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加快制(修)订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标准,积极采用国内标准或国内标准,推动应急产业升级改造。鼓励和支持国内机构参与国内标准化工作,提升自主技术标准的国内话语权。
     
    (十八)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应急产品和服务,在有关投资、科研等计划中给予支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应急产业发展投入机制,带动全社会加大对应急产业投入力度。落实和完善适用于应急产业的税收政策。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补偿制度,对征用单位和个人的应急物资、装备等及时予以补偿。
     
    (十九)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及创业与私募股权投资投向应急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应急产业企业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资质好、管理规范的应急产业企业的担保力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技术、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应急产业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应急产业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的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科研团队,培育具有国内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造就一批领军人物。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应急产业相关**。依托有关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应急**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利用各类引才引智计划,完善相关配套服务,鼓励海外**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
     
    (二十一)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应急产业发展。建立应急产业运行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应急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应急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托现有的国家和社会检测资源,提升应急产品检测能力。完善事关人身生命安全的应急产品认证制度。鼓励发展应急产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评价。对应急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予以支持。
     
    六、组织协调
     
    (二十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牵头的应急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应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应急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二十三)加强督查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产业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定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分工的具体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应急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牵头单位要组织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督查。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12月8日

    以上为国务院发文全文,对于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事关国计民生的许多方面的监测都做出的方向性的规划,监测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来源于背后的技术支持,比如相关的仪器仪表行业的水平将会对监测水平的提高和监测效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润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生产制造和提供**服务的仪表企业,愿与大家一道为中国的重点监测贡献力量。


     

    上一条:国内市场需求推动检测行业呈快速发展趋势
    下一条: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隆重揭晓
    返回顶部